(本网记者 肖咏)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紧紧围绕“稳得住、能发展、能致富”目标,增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发展后劲,不断强化搬迁后续扶持,带动搬迁群众稳步增收致富。
(资料图片)
近日,记者走进在沿河规模最大、搬迁人口最多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官舟镇和舟社区,一栋栋整齐的楼房被雨水洗得一尘不染,小区道路干净整洁,广场上设施齐全,孩子们开心地嬉戏玩耍,居民们惬意地聊着天,每一个瞬间,都描绘着搬迁群众的幸福生活。
在社区泰诺纳皮具公司生产车间,上百名工人坐在工作台前有序地忙碌,社区党支部书记杜执乾介绍,目前社区引进的帮扶工厂就有4家,还有超市、快递驿站等,仅泰诺纳皮具厂就可以容纳200名工人。
“搬迁之前都是在家种地,没有额外的收入,如今,搬迁到这里,在家门口就上班,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。”市民杨碧梅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,笑得合不拢嘴。
在和舟社区,像杨碧梅这样,在家门口帮扶微工厂上班的搬迁群众共有近200多人,人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。帮扶微工厂帮助搬迁群众就业,既解决了生计,又照顾了家庭,一举多得。
“我们是通过县内移民安置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入驻的企业,针对安置点移民的特殊性,设定了几种‘上班’形式,一种是正常上下班的岗位,针对工作时间不稳定的和居家不方便出门的群众,设置了灵活岗位和居家岗位。”泰诺纳皮具厂厂长游元岗说,居家岗位是专门针对社区搬迁户设定的,由社区居委会推荐就业户。
今年52岁的搬迁户田太相,早年在外开工厂的时候发生意外导致一只手残疾,最小的儿子在贵州大学读书,一个女儿因身体原因休学在家,妻子又不幸罹患癌症,突如其来的变故,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生活“骤入寒冬”。
“社区在了解到情况后积极和泰诺纳皮具厂对接,让他们实现居家务工,每天由田太相到工厂把皮具拿回家,母女俩完成相应工序后,再送到工厂交付。”杜执乾说。
“给他们找点事做,一天母女俩在家能赚个100多元,不仅能贴补家用,还能分散她们的注意力,免得她们胡思乱想。”田太相说。
杜执乾告诉记者,接下来,社区将协助泰诺纳皮具厂开设残疾人车间,专门吸纳社区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。
目前,沿河县已针对搬迁移民安置点引进企业共26家,新建帮扶车间4家,带动搬迁劳动力就近就业400多人。
据悉,除了通过制定安置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,引进企业入驻县内安置点,带动搬迁劳动力就近就业,该县还利用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服务中心,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、就业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,尽最大力量实现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,稳定拓宽增收途径,激发搬迁移民增收致富内生动力。
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是最大的民生。沿河县生态移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黄凤仪说,下步将在招商引资上再发力,在运行管理上再加力,在保障服务上再聚力,推动搬迁群众和帮扶车间企业互助共赢,持续巩固脱贫成果,接力推进乡村振兴,真正让移民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,挣钱顾家两不误。
Copyright @ 2015-2022 起点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